近来,动画电影《哪吒》很火,仅仅五天时间,便创了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纪录。《哪吒》的成功,为整个影视创作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增添一笔绚丽色彩。
实际上,除当下走红的《哪吒》外,还有很多影视作品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比如,《大圣归来》等由古典名著《西游记》取材,《宝莲灯》《大鱼海棠》采用了上古神话、民间故事,《渔童》《金色的海螺》则融有古代壁画、佛像、民俗装束与皮影、剪纸等民间艺术的精髓,而《骄傲的将军》《牧笛》等与京剧渊源较深。积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这样的影视创作不仅代表着真正的观众兴趣,并且也影响着一般的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兴趣。
在笔者看来,影视从业者可以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挖掘,而《哪吒》等作品的走红,带给我们诸多方面的重要启示:
一是从创作观念上看,影视创作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需要深入到当下时代的现实中去,用新的方式寻求传统文化元素的有效创新。这是解决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及其与影视之间的实践难题的现实路径,创作者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对传统认识的同时,从时代高度来展呈自己对生活的审美感受与价值取向,懂得吸收精华,古为今用,引导我们的影视创作“朝内”看,不论是形式还是内核,需要立足本土和现实。
二是从表现方式上看,用现代的影视语言来做创新表达的关键,是要提高改编和制作水平,注意用融有现代社会审美趣味的丰富表现力描写人的忧欢与个性世界。现在年轻一代创作者和观众,无论观念、眼界还是机会都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了。《哪吒》构思及想象力活跃,所塑造的哪吒和敖丙,各具个性,神采飘逸,虽然还有某些不足,但刻画角色的心理和他们以爱与友谊去对抗、解构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的偏见,具有感人的抒情性,画风足够惊艳,传达了年轻一代自己的思想、对事物的感受和看法,因此易被观众接受。
三是从产业化视角看,尽管影视中资本力量有不断加重之势,但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作的改编,并为影视大制作正名的同时,仍然需要战胜那种一味以观众兴趣为借口,把影视变为低级娱乐品的商业主义。引领影视潮流和根本方向的仍然是文化价值,有效地唤起文化认同和文化理想,以影视从业者形成共识并极力推崇的工匠精神多维发力,真正创作出属于我们时代自己的精品力作而使观众叹为之绝,自会得到市场的认可与回报。
明狮交流群
明狮交流群